完 形 心 理 學 ( Gestalt Psychology )
資料來源:
http://gc.shu.edu.tw/~tjchiang/indite/GestaltPsychology/gestalt-02.htm
一、 源 流 )
完形心理學,又稱蓋式塔心理學。德文Gestalt一詞可以被用為〝形成〞或〝形狀〞的同義詞,在哥德時代曾經在他的著作中談及〝Gestalt〞這個名詞具有兩種含義。
一是作為事物的一種特性的〝形狀〞或〝形式〞。
一是具有作為某種被分離的和具有〝形狀〞或〝形式〞。
這一屬性的事物而存在的具体和獨特實体這種含義根據這個傳統,蓋式塔的學說裏,〝Gestalt〞一的含義乃是指任何一種被分離的整体而言。
完形心理學學派于1912年在德國創立,主要代表人物有威特海默、苛勒、考夫卡。 該學派反對還原論分析,不論這種分析起源是屬于結構主義的還是行為主義的。
他們強調心理學現象的整体性,認為心理現象的特性是神經系統內生理興奮過程的全体依存而具有動力的次序。因此任何研究均應該保留心理現象的原來形狀,盡量忠實而完備地觀察其特色。
他們得出結論,整体大于部份之和﹔而部份之間的關係,在孤立分析部份時,是難以包括進去的。
二、學派的主要成因:
(1) 20世紀初德國文化強烈抵制英法傳統哲學思想的聯想主義、原子主義和機械主義。年輕的德國學者寄希望于整体和超越,並將此發展視為擺脫德國文化危機的出路。
(2) 馬赫的中立要素觀,阿芬那留斯的經驗批判論,以及胡塞爾的〝現象學〞為其奠定了思想基礎。
(3) 威特海默的新實在論和摩爾根的實創進化論為其提供了理論基礎。
(4) 引用了現代物理學的〝場〞概念。
為了要讓大家了解完形心理學的神密面目,所以下面要跟大家介紹幾位有特殊成就的蓋式塔學派的代表人。
(一)威特海默 (似動現象)
威特海默(Wertheimer ,Max 1880 ~ 1943)。德國心理學家。蓋式塔心理學派創始人。1880年4月15日出生于奧匈帝國時的布拉格。
他的父親威廉曾主管一所私立商學院多年。母親是一個很有造詣的業餘小提琴手。威特海默求學于布拉格一所天主教學校,後入布拉格查爾斯大學學習,開始主修法律,繼而主修哲學和心理學。
1902年轉入梅林大學,與一些著名人士一起研究哲學和心理學。1904年進入符茨堡大學,同年在屈爾佩的指導下,以〝偵察罪犯的語詞聯想方法〞的論文獲得哲學博士學位。
以後六年時間,他曾在維也納、柏林、符茨堡、布拉格等地的心理學和生理學機構與診所工作過,對於語詞聯想技術作了進一步的實驗。
1910年夏季,當威特海默在去渡假,坐在列車上突然領悟到〝視見運動〞的知覺時,便在中途名叫法蘭克福的地方下車,購得一只玩具動景器,並在他的旅館房間裏開始了知覺實驗。
不久,他便把該項研究轉入法蘭克福學院(後來成為法蘭克福大學),舒曼心理學研究所,在那裏苛勒和考卡夫充當了這些實驗的被試,並共同闡釋了有影響的蓋式塔心理學派的原理。
他們把〝似動現象〞的實驗,讓受試者把一個實驗上是靜止的刺激,產生一種特殊的運動知覺,用這個現象來對流行的知覺理論作批駁,並在1912年出版這些研究成果,標示著蓋式塔心理學派的問世。
威特海默在布拉格查爾斯大學學習期間,當時的哲學家和心理學家厄棱費爾,曾經對當時流行的知覺理論提出挑戰。他認為﹔一個完整的知覺不只是基本感覺之和,這一總和還需加一個更重要的成份 ─ 形質。
例如,一個正方形是四條相等的直線加上四只直角,整体不等於它的部份之和,而是大于其部份之和。
威特海默的蓋式塔理論比厄棱費爾的學說更進一步,他認為整体完全不同于它的部份之和,不只是大于它的部份之和,而是比其部份之和更重要。大多數整体都是整合系統,其各部份彼此之間具有複雜的聯繫,部份只是因為它們在整体中的位置,作用和功能才使其成為部份。在一個真正的系統的整体裏(一個蓋式塔),一個部份的變化可能引起其整体和許多其他部份的變化。
這一激進的方法在本世紀前50年,成為一個重要的心理學流派。在1912年威特海默發表的論文〝運動視覺的實驗研究〞,提出完形心理學派的基本現象。
似動現象
在似動現象的實驗中所應用的刺激只是兩條靜止的線。可是在一定的條件下,這兩條靜止的線卻會表現出運動的現象。這就是說,似動現象是一個〝蓋式塔〞,而不是由若干不動的感覺元素所拼合而成的。
在威特海默看來,蓋式塔並非用主觀方法把原本存在的碎片結合起來的內容總和,又非主觀隨意的結構,它們不單純是盲目地相加起來的、散亂的、難于處理的元素般的〝形質〞,也不只是附加于已存的資料上的形成的東西,相反,蓋式塔心理學研究的整体,是具有特殊的內在規律的完整的歷程,是有具体的整体原則的結構。
(二)馬赫(感覺分析說)
馬赫 ( Mach,Ernst 1838 ~ 1916 ) 奧地利物理學家,心理學家和哲學家。 1838年2月18日,出生于摩拉維亞。早年在維也納大學學習數學和物理學。
1860年獲物理學博士。1864年應聘于格拉茨大學任數學教授。
1867年任布拉格大學物理學教授。1879 ~ 1880年兼任該校校長。
1895年任維也納大學哲學教授,主持特意為他而設立的歸納科學的哲學講座。
在布拉格大學工作初期,馬赫曾研究過視覺空間的知覺問題,並因其對旋轉知覺的研究而著名,為了解釋人是如何覺察身体轉動這一問題,他提出了內耳中的半規管是接受這種旋轉經驗的感覺器官的理論,經過修改後的這個理論目前仍十分流行。
感覺分析說(Machs Theory of Sensation Analysis)
馬赫認為,在整体世界裏,色彩、聲音、溫度、壓力、空間、時間等等彼此是以多種各樣的方式相聯結的。
從心理角度來說,色彩又與人的心境、情感和意志緊密聯繫。在這個結構中,那些比較固定的,長久的部份特別顯著,從而會銘刻于記憶中,再通過言語表現出來。
馬赫將第一種比較長久的,就某些含有色彩、聲音、壓力等等而且在時間、空間方面相聯繫的結合体稱為物体。
這種結合並不是絕對永久的,它會發生許多的變化或損毀,但是在我們看起來它還是每天使用的東西。這就是說,存在著一個常在性的總和。對于這個總和可以加進新元素,也可將其中一部份東西抽取出來。這樣我們對這個常在性的總和就更加熟悉一些。這個總和比例會變化的部份,對我們也更加重要,這就是使我們可以有一個統一的心理表象和命名的原因。
另外一些比較長久的結合体,就是那種與〝自我〞相關的包含著記憶、心境和感情的結合体。一個人不管他在做什麼事﹔心境如何,他的常在的特點還是足夠讓他自己和別人任識他。雖然每個人的自我只是相對長久的,但是人們的意志,卻往往要對存在体的變化作更精細的審查,結合体的各成份常常是被當作它的特性。
因此我們就可以發現各個不同的結合体是由共有的元素合成的。可見的、可聞的、可觸摸的部份都可以從物体上分析出來。可見部份又可以分析為色彩與形式,色彩中又可分析出原色等項,這樣一來,結合体就被分離成了元素。
用一份專門的名稱來稱呼比較長的結合体,並用單純的意識去思考它,而毋須每次都費力去分析它的各個成份,這是一種有用的習慣。
但這種習慣與人們力求分析各種組成部份的傾向是有衝突的。其實我們對于某一個常在的結合体的認識是模糊的,即使將成份中的某一部份除掉,人們還是看不出什麼變化,因此這種整体的意象就變成能獨立存在的東西,因此即使將每個成份單獨地除開,已有的意象還是能夠代表整個結合体,而且也認得出來。
所以有人就設想,將一個成份除開後,一定還剩下一個東西,于是就產生了一個怪誕的觀念,認為存在一個除開現象之外的〝物自体〞。
各種物体,除開了它的色彩、聲音等成份的結合,以外就不存在別的東西了,整体的認識與精細的分析,雖然都有存在的理由,但它們是不可能同時進行的,在不必考慮細節之前,一個物体是單一不變的,而假如人們要作精確的分析,就會發現許多與整体認識的差異。
人類的特點就是能夠有意識地決定自己的觀點,他可以一會忽視一個物体的某一特性,一會又注意它的一個細微特徵,他即可以進行最概括的抽象,又可以致力于最精細的分析。物体的色彩、聲音和氣味有時會在瞬間消失,因此,就是當我們明知看見、聽見、嗅到和觸到的是某種性質的時候,我們也習慣于思索著另一個核心問題。
還有一點,因為機械物理學特別發達的緣故,人們往往以為空間、時間比色彩、聲音、氣味具有更高的實在性,由此色彩、聲音、氣味在時間、空間上的聯繫也比它們自身更實在。其實,感官生理學的研究表明,時間、空間與色彩、聲音等一樣,都應該稱為感覺。
馬赫認為只有在使用過去那種慣性的,呆板的觀察方法時,物理學的研究與心理學的研究之間才會出現鴻溝。
對于一個色彩,如果注意它的光源,以及其他色彩、溫度、空間等與它的變化關係,這個色彩就是物理學的對象。假如注意這個色彩與視網膜之間的關係,它就成了心理學對象,也就成為感覺了。因此,在物理學研究與心理學研究之間,並不是對象不同,只是由于探究的方向不同而已。
在人們看見一棵樹的心裏對樹產生表象這兩件事情上,性質是不同的,表象的樹的形成更加不確定,更容易發生變化,它似乎存在于另一世界,人們想做的一個動作始終是一個表象,它所在的世界與實際動作的世界是有所不同。
實在社會與被知覺的世界之所以看上去是對立的,完全是由人們觀察的方式所決定的,實際上這兩個世界間並沒有阻隔。所以對于意識世界元素聯結方式的變化是對于外部世界元素聯結方式的變化一樣容易理解的。
如果我們把自我看作是一個實在的單一体,那就會面臨一個兩難的問題,或是將一個包羅萬象的世界與自我相對抗?或是將包括別人自我在內的整個世界都包含在自我內?但是,如果人們把自我看作只是為了暫時之用而組合起來
的實用單一体,或是認為自我只是與本組合內的元素聯結比較緊密而與同類的別的組合聯結並不緊密的複合体,那麼以上的問題就不會再發生,研究工作也就沒有阻礙了。
馬赫認為,物体是由感覺的結合所構成,並不是物体引起感覺,而是感覺的結合構成物体。
按照物理學家的看法,物体是實在的,長存的東西,感覺只是物体的暫現的外相。其實,這是忘了一切所謂物体都只是代表感覺的組合的思想上的符號。因此在物理學中,構成物体的直接的最根本的基礎,就是這些元素。生理物理學的研究工作就是要探尋這些基礎元素,這一點能構通的話,心理學與物理學間的許多問題也就消除了。
馬赫指出,有些人認為這個世界是由一種神祕所構成,這些神祕與另一個神祕物,即自我,相互作用就產生了感覺。人們所經驗到的只是這些感覺,根據前面的論述來看,世界並不如此。
馬赫認為在人們看來,色彩、聲音、空間、時間等 都是基本元素,人們的任務就是要去探究這些元素的聯結方式。在進行這種探究時,人們不能受諸如物体、自我、物質、心靈等理智上的符號和類別所阻礙,因為這些類別只是為了特殊的實用目的而暫時成立的。
反之,人們必須為研究創立更適宜的思想方氏,以新的觀點去取代傳統的,本能的思想方法。
馬赫認為視覺可以分為色彩感覺與空間感覺。當人們看到一個物体時,往往把它看作是一個不可分的整体。人們只要用一個名字在稱呼它,這一個詞就可以把與它相關的各種觀念引出來。
但是,當人們從鏡子中看這個物体,它便是可見而不可觸的﹔當人們閉起眼睛後,可以觸摸到它,卻不能看見它。這樣看來,本來似乎不可分的物体,現在卻分成了許多部份,這些部份不但互相聯繫,而且與其他條件相聯合。
色彩感覺 — 主要是對于有利的或不利的化學生存條件的感覺,在對這些條件的適應過程中。色彩感覺經過了發展與變化。光對于有機体的生存是重要的。綠色的葉綠素在植物体內的化學作用,以及紅色的血紅素在動物体內的化學作用。都是具有重要的功能。
空間感覺— 觀察兩個色彩不同而形成相同的物体,雖然顏色不同,但我們還是能夠一眼就看出他們形狀相同,所以兩者一定含有相同的部份,那就是空間感覺。即兩個圖形的空間感覺相同。
這種認識作用與幾何學思考的結果是不一樣的。因為幾何學屬于理智活動。並不是一種感覺,而一切的幾何學的研究卻要以空間感覺為起點。
幾何學上的相似性與空間感覺不同。原因是幾何學的相似圖形之距離是經過思維出來而不是感覺出來,他們放在一推是無法立即看出他們的對應關係,必需要經過量度才知道。 但是要使眼睛直接感受出來,它必須放置在某種相關的角度或方位上,才能令眼睛直接判斷,否則位置不同就無法用眼睛直接判斷。
人們在仰視與俯視時的空間感覺是不同的,因為動眼機構對于一定水平面是對稱的,而地心吸力對于人身体的運動機構有很大的影響,這種影響必定也會作用于受到運動機構制約的眼部器官。
人們對于山景和它在水中的倒影互相對稱這一點是不容易覺察出來。但對于一個熟人的圖像若上下倒置,便會令人覺得奇怪。如一個人躺在躺椅上,人們站立在他頭部後面,是很難接受他的臉孔的形象。
這些對于對稱﹔相似等關係的推論,不但適用于平面圖形,也適用于立体圖形。很遠的東西與很近的東西看起來產生的感覺不同。
(三) 苛 勒 (頓悟學習說)
苛勒 ( Konler,Wolfgang 1 88 7 ~1 9 6 7) 美國籍德裔心理學家,蓋式塔心理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愛沙尼亞,5歲時遷居德國北部。
曾先後就讀于杜賓根大學、波恩大學和柏林大學。在柏林大學期間,師斯頓夫寫成有關心理聲學的論文、1909年獲該校博士學位。
後來應聘法蘭克福大學,在著名的普朗克指導下,他接受了物理學方面相當深入的訓練。正是這個原因,他強調主張心理學必須和物理學結為聯盟。
1913年苛勒接受普魯士科學院的邀請,到康那利群島的西班牙屬地騰納列夫島研究黑猩猩的學習。
在他到達6個月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致使他在那裏滯留了7年之久。1920年回到德國,1922年在柏林大學繼任斯頓夫的工作,一直工作到1935 年。1925~1926年曾赴美國克拉克大學及哈佛大學講學。
1929年用英文出版了〝蓋式塔心理學〞一書,對蓋式塔作了最權威最徹底的論述。
1934~1935年他接受詹姆士的邀請去哈佛大學講學。由于他一直和納粹政權有衝突,為反對納粹政權而勇敢地寫信給報紙,從而使他自1935年永遠離開德國,執教于美國的斯沃思莫爾學院和達特茅斯大學,直至退休。
頓 悟 學 習 說
苛勒于1913~1920年間,在康那利群島的西班牙屬地,騰納利夫島對黑猩猩的學習進行了一系列的觀察和研究,並對它作出符合于蓋式塔理論的解釋。
為了探究人猿如何解決問題(學習),和是否具有智慧的行為,他設計了迂迴道路的實驗。
苛勒設計的許多實驗,都對直接能達到目的物的道路,設以障礙。將猩猩置于這樣的情境中,且盡可能地使它對這種情境一覽無餘,用以發展猩猩採取可能的迂迴道路解決問題(學習)的水平。
在苛勒看來,當環境另闢一條迂迴道路時,我們才能說它是智慧的,這種實驗苛勒是分三種類型。
(1)以自己的身体做迂迴的實驗:
例如﹔把猩猩引入一間房屋,這間房屋前面有一座很高的百葉窗。旁邊有一間可通向窗外的場地。實驗者把香蕉從窗口拋擲于屋外的場地,看猩猩能否作180度的迂迴,從門走向窗外的場地取得香蕉。
(2)利用工具迂迴的實驗:
在這種實驗中,猩猩必須借助工具來縮短牠與其目的物之間的距離,從而取得目的物。
例如﹔猩猩必須先用短棍去拿到長棍,再用長棍去拿香蕉。
(3)制造工具作迂迴的實驗:
它必須透過某些動作,使工具得到一定程度的改造,然後用以取得目的物。
例如﹔猩猩必需將長短不同的棒子接合成更長的棒子才可以拿到香蕉﹔或者猩猩必需了解用幾個箱子的重疊,才能增加高度去拿高處的香蕉。
頓悟的基本特徵
苛勒從猩猩的實驗結果中,建立他的頓悟學習理論,他認為學習的實現和成果是由于人和動物對問題情境頓悟的結果,頓悟指突然知覺到問題情境中的目的與手段之間的關係。
苛勒根據自己的實驗結果堅決反對桑代克的〝嘗試與錯誤〞的學習理論。
他認為桑代克設置的〝試探〞學習的實驗情境,對動物來說難度過大,超出了牠們可能理解的範圍。
他還不客氣的批評桑代克的實驗,指出桑代克使被試動物不能一覽全部情境,導致牠們進行盲目的、隨機的,嘗試錯誤的行為。
例如﹔桑代克的迷籠中,貓不能察看完全開放的機構,因而只能從事〝試誤〞的行為。在其迷津中動物無法看見全部模型或圖案,只不過見到一條一條的小〝胡同〞,所以只好試著走每一條新的小道,這種實驗自然使動物顯得愚蠢。
蓋式塔心理學家認為高級動物具有一定智慧,它在解決實驗課題時,如處於有利于學習的條件下,則並不總是出于盲目〝試誤〞。以下是頓悟的條件:
(1)有機体必須能看出情境中一切有關部份之間關係,頓悟才能發生:
苛勒認為學習情境的各個成份必須能夠被機体知覺到,不然被試就不可能把它們重新組合成為一個〝原型〞。
他給猩猩所做的實驗,雖然佈置了各種情境,而且在猩猩與目的物之間設下許多障礙。但猩猩若能針對一定的目標並參照整個情況進行良好觀察,便能看出情境中的一切有關部份的關係,認知達到目的的障礙,並排除障礙,解決問題,達到目的,完成頓悟學習。
(2)頓悟跟隨在機体對解決問題關鍵的遲疑,停頓之後:
苛勒在對猩猩學習的實驗中發現,在實驗過程中,當猩猩在發現解決問題關鍵的臨界點時,往往出現很長的停頓,表現出遲疑不決並環顧四周的情境,這種停頓表現為它們前後行動的轉折點。
停頓前的試驗行動,猶疑困惑,與停頓後行動的目的明確,順序前進,形成強烈對比。
停頓後出現一個不間斷的完整的動作序列,正確地解決問題,取得了目的物。
上述發現充份表明了猩猩在遲疑,停頓之後,正確行動之前,已領悟到自己的行動為什麼和怎樣進行,即領悟到手段和情境,特別是手段和目的物的關係。
(3)頓悟一但出現,便能保持遷移到類似的學習情境:
蓋式塔心理學家認為,頓悟學習是一種達到高水平理解的學習,因此一旦發現了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後,有關行動就容易保持下來,以後不再需要摸索。
他們認為高水平的理解可使學習在較廣泛的情境範圍內轉換。所以蓋式塔心理學家認為過去有關解決問題的經驗對未來問題的解決很重要。
(4)頓悟與學習能力密切相關:
在苛勒主持的猩猩實驗中,猩猩對解決木標問題表現有明顯的各別差異。例如制造工具作迂迴的實驗,只有智慧較多的猩猩才能做得到,而並不是每一隻猩猩都做得到。
蓋式塔心理學家認為在不同的動物種系之間,解決問題也存在著差異。例如﹔猩猩與狗分別要過柵欄拿取食物,牠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會不同,而在母雞的實驗中似乎牠們無法產生頓悟學習。
苛勒對動物和人的學習實驗,雖然只有質的分析,但他的設計新穎,富有創造性,固其實驗的黑猩猩接近人類,較符合人類的某些學習特點。
苛勒的頓悟學說強調在整体環境中研究學習和強調〝完形〞作用(認知經驗的組織)。他把學習看作是以認知為中介的刺激與反應的間接聯結,這不但在當時反對學習的行為 — 聯結主義理論具有積極意義,而且對創建科學的學習理論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但頓悟學習說在強調學習過程中的〝完形〞的作用時把〝完形〞的形成歸 結于主觀自生的腦先天本能,這樣就走上了唯心主義道路。
頓悟學習說在反對試誤學習說時,把〝嘗試與錯誤〞同頓悟現象 絕對對立起來。後來的研究表示,頓悟的出現需要有一定的試誤經驗為基礎,兩者不是相互排斥對立而應該是互相互補的。
留言列表